2022年综合智慧能源行业发展十大趋势

规上用能企业基于国家政策要求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围绕绿色低碳目标,在绿电使用节能降耗碳管理数字技术等方面加大力度,倒逼能源行业从以产品为中心,从产业链上游向下游纵向延伸的合纵模式,变成围绕客户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连横模式,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低碳的能源供应及增值服务

导读

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出了“双碳”战略目标,从顶层设计到“施工图”、从政府到企业,“双碳”工作思路逐步清晰。综合智慧能源这种新型能源服务方式,从概念进一步走向产业化,在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拓展企业盈利空间、提升社会整体能源效率,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站在2022年的起点,综合智慧能源行业将有哪些趋势需要我们关注?

从能耗“双控”到碳排放“双控”,分布式能源将迎来重大转折,并助推用户侧节能降碳发展

2021年中央经济会议指出,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将鼓励企业多用可再生电力、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

然而无论是能耗“双控”还是碳排放“双控”,均对于强度也就是能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以数智技术等为代表的增效手段,将成为工业企业等排放企业的节能降碳抓手;并且,碳排放量化、碳核查、碳减排、碳资产管理等服务需求,将贯穿碳排放“双控”的整个过程。

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成为综合智慧能源行业发展方向

在“双碳”战略目标下,国家加快推进能源革命、产业革命进程。规上用能企业基于国家政策要求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围绕绿色低碳目标,在绿电使用、节能降耗、碳管理、数字技术等方面加大力度,倒逼能源行业从以产品为中心,从产业链上游向下游纵向延伸的合纵模式,变成围绕客户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连横模式,为用户提供高效智能低碳的能源供应及增值服务。也因此,具备能源数智化解决方案提供能力的生态服务公司,将具有较强的市场渗透力。

“碳中和”政策指引下,服务市场主体日益多元化

用能企业基于国家能耗“双控”政策,对能源服务的要求由单一转向综合,并为综合智慧能源服务市场在“十四五”期间带来万亿市场机会。实力雄厚的传统能源公司、售电公司、设备供应商、服务公司,依托自身的基础条件和优势或战略转型或延伸产业链,纷纷入局。

因此,汇聚能源生态各方,共建开放协作、共享共赢的能源生态体系成为能源企业发展趋势,进而为用户提供多场景数智化解决方案,促进能源高效利用,推动能源产业数智化转型与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数字化全面赋能,数字平台成为综合智慧能源构建的核心驱动力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推进,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等信息技术与低碳、减碳深度融合,产生了巨大的裂变效应。

尤其是集成各种信息技术的数字生态平台链接需求侧、供应侧、储能、智能响应等各个环节,改变能源生产、运行、传输、消费模式,实现横向能源多品种之间、纵向“荷-源-网-储-用”能源供应环节之间的协同和互动,在提升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实现国家减碳目标方面的价值进一步彰显。

“双碳”目标实施的推进,进一步加速能源数智技术创新进程

技术创新是综合智慧能源发展的关键。随着“双碳”时间表的逐步推进,围绕安全、经济、低碳的用户需求,智慧运维、能源交易、节能降碳、储能技术等技术的创新加速。同时,能源技术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打破不同能源行业间的界限,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不断衍生新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机会,展现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工业园区成为综合智慧能源应用重要场景

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是实现双碳战略,绿色低碳转型的重点领域。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据统计,近70%的工业用能集中在工业园区,工业园区二氧化碳排放约占全国的31%。园区自然成为工业绿色发展和能源低碳化转型的关键场景之一。

以山东某国际化高端生态园区,入驻企业持续增加,园区用能需求多元化和复杂化,各类能源数据缺乏有效监控和管理,园区的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数智化管理成为园区运营的重中之重。泛能网平台为该园区提供了数智化解决方案,挖掘与利用园区内荷、源、网、储等环节的优化运行能力,实现需供良性互动;能源站高效运行,地源侧循环泵电耗降低30%,冷却水泵运行电耗成本降低约20%,冷机能效提升21%,2#能源站节约标准煤900.8吨/年。这正是园区低碳数智化转型发展的践行样本。

荷源互动、需供统一,负荷中心将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重点区域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加速了绿色低碳、安全可控、多元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同时将推动灵活、可自发自用、就近消纳的分布式能源的发展以及荷源网储的深度融合,引导能源负荷侧和供给侧进一步统一,实现需供互动,消费中心和能源生产中心日益结合。

当前,通过需求侧牵引和能量全价值链开发,能够在提升能效的同时降低碳排放;通过数智技术能够实现清洁能源的消纳和优先利用,以及需供一体的综合利用。

可再生能源需求持续增长,新型储能将迎来发展高潮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装机比例不断扩大,新型储能因快速响应,双向调节,环境适应性强,建设周期短等技术优势,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环节。储能的应用在用户侧形成虚拟电厂,通过数智技术提高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能力、荷源网储一体化以及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等方面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碳交易等能源衍生品日益得到重视,为综合智慧能源行业提供了进一步创新和发展契机

碳交易是通过市场化机制有效推动企业节能减排以及碳资源配置优化,以成本效益最优的方式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方式。“双碳”战略的提出,加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进程。

2022年后,碳交易市场范围将逐步覆盖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和航空等七大行业,碳排放权成为控排企业经营成本以及环境价值增值的重要部分。在政策引导和碳交易市场的激励下,运用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通碳盘查、碳核查、碳减排、碳交易、碳中和认证、碳足迹等环节,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可持续闭环服务的企业将将获得更多市场空间和发展机会。

央行深化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绿色金融发展将迎重大利好

绿色金融是推进“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之一。2021年,国家深化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从“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思路确定,到新版绿债目录发布,再到碳减排支持工具******,绿色金融顶层设计逐步清晰。

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同时也需要相关基础设施和运营作为硬支撑。在赋能工具上,需要相应的金融科技实现数字技术可获得性和降低成本,最为重要的专门的绿色金融算法模型和评级/评分机制,以及维度足够的数据库,以实现对风险的把控。2022年我国绿色金融的规模将持续扩大,迎来重大利好期。

综合能源服务在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和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所承担的新历史使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也将步入高质量发展期。更多深入的产业发展和推进,欢迎您莅临“第四届综合能源服务落地实践峰会”。

组织单位:

主办方:

中国节能协会节电与绿色电能委员会

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节能技术专委会

承办方:

北京创客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本次峰会以双碳背景下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如何落地为核心,研讨新政策背景下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能源解决方案,重点在产业发展、商业模式探索、生态协同、创新技术等方面展开交流探讨。

趋势

综合能源服务在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和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期国家政策、市场机遇、实施路径。

设置四场贴近市场需求的专题论坛:能源交易专题、能源数字化平台、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能源托管生态对接,跨商业模式、落地应用、生态合作共赢等多维度引领行业发展。

以能源托管服务开展的生态对接,包含不限:能源站投资、新能源投资、公建节能,工业节能等行业需求及生态合作路径等对接,讨论提升能源托管业务收益率。

参会人员覆盖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全链条,涉及决策、技术、设计、研发、市场、运行等不同人群、参会嘉宾包含不限:各省发电、电网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及地方能源投资集团、工程运维公司、园区管委会、用能单位、设计单位、新能源企业、综合节能服务公司等。

会议日程安排

5月25日

下午:会议报到

5月26日

上午:主题报告—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与政策

下午:主题报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落地实践探讨

5月27日

上午:主题报告—技术突破与服务创新探讨

下午:专题会议

第一场专题会:能源交易

第二场专题会:能源数字化平台

第三场专题会: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第四场专题会:能源托管生态对接



6、2021年《综合能源百家实践案例集》发布会成功召开


声明:本公号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